在信仰方面,印度从不开玩笑。
当看到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出现在《最后的女武神》中时,我就猜测这部漫画可能会在印度引起很大的争议。而当我看到漫画中湿婆被三只手打断,甚至一度被敌人“蹭”在地上的时候,更加确定了之前的猜测。
没想到,事实比我猜测的要严重得多——《最后的女武神》不仅在印度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最后还被印度网友封杀了。最终, 不得不下架这部刚刚在印度上映的动画。
要想知道印度网友为什么对《最后的女武神》如此愤怒,就得先看看《最后的女武神》讲的是什么。
《最后的女武神》目前的主线剧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囊括世界各种神话和宗教的《乱世乱斗》。从片名中的“女武神”我们就知道,这部漫画一定离不开北欧神话。北欧神话中“英灵殿”的传说为这场脑洞大开的“神人之战”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与拥有无限生命的神灵相比,人是有生老病死的,而且有着明确的年龄划分。但成为“英灵”后,这些束缚都没有了。各时期名人云集,个个都是“巅峰战力”。无疑,这样的设定也便于作者展开想象和剧情。
至于为什么要进行人神之战,源于诸神之间关于“人的存在问题”的争论。最终,女武神想出了一个办法——人族和神族各派出13名代表进行比武。人族赢了,人族就会延续下去,反之,人族就会灭亡。
很好奇女武神为什么能在神明面前这么大脸,只能说作者乐了。事实上,从《最后的女武神》的连载章节来看,作者的意愿在故事情节、战力设定乃至游戏结果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历史和神话的内在影响,反而少见。作者的“小九九”在拟定生战榜时可见一斑——仙人面不说,人面就有13个名额,而号称人类史上最强的13人中,有4人是日本人. 至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各种原因都不难解释。
毕竟这是一部日本漫画,作者吹嘘自己国家的名人也能看得懂。
凭借出色的绘画功底和对各种神话历史人物(包括服装)的独特塑造,《最后的女武神》的评价竟然不差。作者对神话和历史的看法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再加上拳拳到肉、斗智斗勇的战斗题材,确实很吸引人。目前,漫画《末日的女武神》销量已超过600万册。将其改编成动画后,《末日的女武神》的传播量和销量很可能会进一步提升。
从网友对《最后的女武神》的讨论程度来看,拍摄的改编动画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先不说国内短视频平台上的各种相关片段。在原著中,只是客串了美神阿佛洛狄忒。因为在动画中的表现实在是太“牛逼”了,成为了无数人疯狂二次创作的新作。目标。
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这波动画推广的助力,《最后的女武神》的推广范围就没有那么广了,也可以看成是作者自己“自娱自乐”的脑洞。”爽文。不过,如果漫画和动画传到印度,原著中有印度教神湿婆,势必会引起印度网友的关注。
幸运的是,在原版漫画中,湿婆在早期的决斗中泄气并受了重伤。
现在,不少印度网友当场炸了锅,甚至专门在推特上表示抵制《最后的女武神》。
印度网友抗议在动画中侮辱湿婆
可能有网友会疑惑,为什么漫画中湿婆的加入让印度人如此敏感。《最后的女武神》也有中国武将参战。吕布,三国时期的“担当者”,是漫画中人性面的第一位代表。他与雷神托尔激战,被锤死。对于这种情况,国内也有网友吐槽,还没有到要上线的地步。也是自己国家的名人,拿来拿他开玩笑的。印度的反应确实出乎意料。关键是湿婆最终赢得了对决。
造成巨大反响的原因之一,自然是吕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远不如湿婆神在印度人心目中。由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籍传播的影响,日本对三国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外,三国题材的作品在日本也很受欢迎,所以在作品中抬高三国武将也很正常。然而,吕布在国人心目中几乎就是“有勇无谋”的代名词。再加上反复无常的性格,经常背叛盟友,他在国内的形象其实并不好。
不过,随着表情包文化的流行,以及各国三国题材作品的融合,吕布在中国的形象逐渐提升。但如果像《最后的女武神》那样有成千上万忠于吕布的士兵,那美化就太过分了。
因为分量不同,所以吕布的失败,国内网友也能接受。此外,对手索尔也是北欧神话中的“力之使者”。他的硬实力敌不过他,输了也不丢人。但湿婆不同。在印度人心目中,湿婆是无敌的,拥有毁灭世界的力量。面对敌人分分钟秒杀,毫无悬念。
不能说印度人“输不起”,这与印度的宗教信仰不无关系。在宗教和信仰面前,印度人再随和,也不会和你一起笑笑。
印度是一个宗教氛围特别浓厚的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宗教都起源于印度。例子包括印度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目前,印度堪称“人人信教”,宗教已经成为印度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在印度,影响最深远、追随者最多的是本土的印度教。统计显示,印度教徒占印度总人口的82%,接近10亿人。这个数字,可以说以一国之力,赶上了全世界信奉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人数。
在印度教故事的构成体系中,最重要的是梵天、毗湿奴和湿婆三大主神。印度教虽然是多神教,但所有的神都受到这三大主神的尊崇。这三位神包括从出生到管理到毁灭世界的一切。根据印度经典的描述,他们是无敌的。而湿婆是三大主神中信徒最多的。他不仅是掌管破坏的最强之神无奈三国攻略欧收吕布,还是丰收之神和富足之神。此外,湿婆还是舞蹈和瑜伽之神,这使得湿婆在热爱舞蹈和瑜伽的印度人心目中显得更加重要。
大多数国内网友都知道,印度人对恒河有着疯狂的迷信和崇拜,而这种迷信和崇拜也离不开印度教的教义。据印度教传说《罗摩衍那》记载,恒河孕育了印度文明,其背后是湿婆神的影子。作为印度的“圣河”,许多印度人都会死于恒河。因此,恒河水葬的习俗在印度非常盛行。此外,印度教认为恒河水可以洗去污秽和罪恶,所以印度人做任何事情都喜欢在恒河边进行。但这其实对恒河的水质影响很大。不过,在虔诚的印度教徒心中,恒河水还是非常神圣的,喝下去是没有问题的。
顺便说一句,印度教徒也拒绝净化恒河,因为他们迷信恒河具有净化不洁之物的能力。
从这一点来看,对宗教绝对虔诚的印度人更不能接受自己的神出现在其他国家作家的作品中。如果印度教诸神有首屈一指的表现就好了,但在日本作家写的故事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最后的女武神》中,将湿婆逼上绝路的,还是一位名叫雷电卫门的相扑选手。虽然在日本号称是“最强男人”,但是这个角色在其他国家的知名度实在是太低了。就连在编辑部来日本多年的伊藤先生也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这一波,只能说《最后的女武神》作者的“私货”太多了。
这么正经的“踩一堆”,印度人难免不买账。随即在印度撤掉了《最后的女武神》的动画。虽然有些无奈,却是明智之举。
如今,印度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显然更大。《终结的女武神》并不是唯一因为使用印度神像而遭到印度教抵制和警告的案例。早在2012年,印度教宗教领袖之一拉詹泽德就反对在免费网络游戏《神之浩劫》中出现印度教三位神——卡利、瓦摩那和阿格尼。他认为,这些被人们崇拜的神失去了神圣的光辉,是对印度教的一种亵渎。
暴雪的《守望先锋》也遭到了印度教领袖的批评。《守望先锋》这次的问题来自于秩序之光的“女神”皮肤。他认为这使印度教女神受到了贬低。再加上印度教女神会和凡人一起出现在战场上,这在印度教信徒的心中实在是难以置信。
在印度教中,德维是掌管信徒命运的女神。在游戏中被操纵会引起印度教徒的误解。另外,Rajan Zed一直坚持神明应该在神社中供奉,而不是作为游戏中的角色出现(关键是死)。
在二次创作风气浓厚的日本,再创作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神话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一些日本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加入印度教神灵也很常见。《最后的女武神》并不是唯一一部受到印度教警告和抵制的日本作品。星月的《Fate/Grand Order》也遭到了印度教的攻击。
在《Fate/Grand Order》中,这个让印度教不满的角色,在中国被网友称为“雪山樱”。因为角色的造型和出身参考了《Fate》系列中家喻户晓的角色——间桐樱。但实际上,游戏中《雪山樱》的文字设定是印度雪山女神帕尔瓦蒂,湿婆的原配妻子。
谁都知道,“命运宇宙”自成体系。在《Fate》系列中,有大量的历史人物变成了女性,就连大名鼎鼎的亚瑟王也变成了少女。但即便是在独一无二的“Fate宇宙”中,当他们的神灵被用于二次创造时,印度教徒依然在苦苦挣扎。以拉詹泽德为首的印度教形象维护者普遍认为,雪山樱的形象与帕尔瓦蒂不符无奈三国攻略欧收吕布,雪山樱身上的服饰是对女神的不敬。
当然,如果游戏尊重印度教众神,Rajan Zed 不介意在游戏中宣传印度教。他曾希望索尼在《神秘海域:失落的遗产》中尊重印度教传统,并表示愿意为游戏提供资源和帮助。
这次《最后的女武神》雪山樱加湿婆。日本人可以说是大意两次踩到了印度教的红线。
以上就是关于:无奈三国攻略欧收吕布-这部“太大”的动画因“丢脸”在印度被禁的相关内容